西湖区“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
【信息时间:2017-09-05 阅读次数: 作者:区发改委 】
“十三五”期间,是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坚持正确的方法论,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更快地由“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关键时期。
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面临的机遇
当前,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稳步实施,特别是我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我省奋力迈出“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的新步伐,努力争创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新辉煌带来巨大的发展契机。南昌市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认真贯彻省第十三次党代会“鼓励支持省会南昌创新发展体制机制,大力提升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成为带动全省发展的核心增长极”的战略决策,同时,规划建设600平方公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先导区建设,都为我区“十三五”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机遇。
目前我区的发展正处于“老城改造、新城建设”、“一区双城”的新时代,我区“双城”时代已经初步形成,随着“双城”新时代的来临,将为我区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带来更大的舞台和空间,也是我区加快发展难得的历史机遇。
(二)面临的挑战
在看到机遇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挑战的艰巨性,“十二五”期间,我区经济社会虽取得了长足发展,城区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位列全省前列,但和发达地区的城区、中部地区省会城市中心城区相比,全区经济总量仍然偏小,产业层次也不高,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区域竞争力不强,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不多,综合经济实力仍处中下水平。
“十三五”期间,我区在全省、全市面临“不进则退”的趋势,形势非常严峻,西湖经济总量在全省、全市的排名有下滑的危险;超10亿元、20亿元的大项目少,发展后劲不足;曾拥有的全省金融中心区,瞬间转移到红谷滩;曾引以为豪的全省商贸中心区,随周边城区大市场、大卖场的快速兴起,也面临被替代的危险;总部经济区,也面临各方竞争;区域经济结构也不尽合理;同时,“一区双城”基础设施建设任务繁重,精细化管理还需进一步提升,社会保障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老城区拆迁改造任务重,维护稳定、促进社会和谐还需进一步深化。
综合起来看,机遇和挑战并存,挑战大于机遇,我们一定要增强加快发展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抢抓机遇、发挥优势、乘势而上,要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在新的起点上开创我区各项事业的新局面。
二、“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方向
未来五年,围绕全力建设“经济强区、文化大区、幸福城区”这一目标,动员全区上下凝心聚力、奋力赶超,坚持大拆迁、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增强综合实力,促进社会和谐,助推南昌打造核心增长极进程中取得新的成绩,在科学发展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在绿色崛起中实现高水平发展,努力把我区建设成为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全力为西湖争得应有地位、实现华丽转身。
三、“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思路和主要任务
(一)工作思路
围绕“一区双城”同发展共繁荣的总体目标, “十三五”的工作思路是:“十三五”期间为西湖争得应有地位、实现华丽转身,必须抓住“双城建设”关键,突出重点,坚持保持工作连续性、稳定性和开拓性相统一的原则,立足西湖潜力,适应形势变化,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市全会精神,围绕南昌全面打造核心增长极的要求,认真落实南昌市旧城改造“三年强攻”计划,做到“一年四季抓征迁,不失时机抓招商,重点任务快完成,常规工作争进位”。
(二)主要任务
1.重点抓好旧城改造。省委强卫书记强调要下决心用真情花力气解决棚改问题,市委、市政府也提出了旧城改造“三年强攻”计划。“十三五”期间,是我区旧城改造的关键时期,因此,我区在全面完成旧城改造“三年强攻”计划的同时,必须紧紧抓住机会,加大老城改造力度,全力推进象山南路、三眼井等棚户区改造建设,盘活土地,落户项目,腾笼换鸟,结合老城区历史文化遗存保护以及重点景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人居、娱乐、经济于一体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改造观念,促进老城用地结构优化,提升城市整体形象,造福百姓,实现旧城换新颜。
2.稳步推进新城建设。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高效益经营”的要求,加快推进朝阳新城建设。着力加快朝阳新城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体育、娱乐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新城区服务功能;提升朝阳新城的品质和内涵,加强商住用地与其它用地之间的生态隔离绿化建设,形成完善的公共绿地系统,营造宜居环境,使朝阳新城打造成融人居商住、总部楼宇经济、沿水景观、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宜居、绿色交通、滨水生态、文化休闲”之城,切实推进“双城”设施对接,注重“双城”优势互补和错位发展,实现“双城”共繁荣。
3.做强服务业经济优势。抓住我区“旧城改造、新城建设”的发展机遇,充分利用现有产业基础、楼宇资源、生态环境、文化底蕴等优势,顺应低碳化趋势,按照“功能协调互动、产业相对集聚、生态环境和谐”的原则,推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抓住新城建设、旧城改造机遇,面对传统服务业、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受到的挑战,大力推动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迈进,创新服务业发展模式,创导“服务+科技”模式,充分利用电子信息、网络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推动传统批发零售要向电子商务迈进,住宿餐饮业要向急送、宅送拓展,物流运输向现代配送、网络配送等方面涉足等,力争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繁荣老城区经济圈,发展新城区经济圈,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为我区在以服务业为主的城区经济中赢得核心竞争力,提高我区以第三产业为主的服务业、现代都市产业的竞争能力、区域辐射能力。
四、“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重大谋划
(一)全面部署开展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
紧紧抓住南昌打造核心增长极的发展机遇,围绕《南昌市2014
2016年服务业突破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以产业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加大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创新发展公共服务业;积极推进“八一广场”和“朝阳洲商圈”及我区“五部”商圈产业布局(中山路(北部)、丁公路(东部)、站前路(中部)、洪城商圈(西部)、朝阳新城(南部)商圈);在突破制度障碍和体制制约上下功夫,推进我区服务经济有效、公平、可持续发展。努力实现我区服务业在中部省会中心城区中进位赶超。
(二)积极促使西湖商贸流通业繁荣兴旺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一是引导服务产业向我区“五部商圈”集聚。二是提升发展商贸经济,全力培育打造全省“商贸中心区”。加快老城区集贸市场、专业市场的提升改造,加快新城区商业网点建设,努力打造商贸服务等特色街区,做大做强服务外包示范区;前瞻性规划好我区地铁沿线出站口的业态布局,使地铁经济成为我区商贸服务业的新亮点;重点推进绳金塔周边特色街区综合改造工程等商贸项目。三是树立新楼宇经济的“垂直印钞机”理念,继续大力开展楼宇招商工作。
(三)全力推进现代都市服务集聚区
结合旧城棚户区改造,提升老城区整体面貌。通过旧城改造,突出抓好老城区改造项目,大力发展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传统商业、风情展示和都市型服务业,打造现代都市服务集聚发展区。建设主题商业街道、酒吧一条街、美食一条街、休闲一条街等特色街道,提升购物休闲娱乐氛围,完善服务设施建设,打造集旅游、休闲、娱乐、购物、文化熏陶等为一体的现代都市服务集聚区。同时,利用传统的商业中心区的优势,在保留其特有的建筑风格、街道特色和浓郁商业氛围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以保护历史资源为重点的改造、提升。
(四)大力发展新型专业市场集聚区
发挥西湖区26家专业市场的优势,建设高密度产业基地的现代化一站式商贸采购平台,以洪城大市场升级改造为契机,逐步引导其它基础设施较为陈旧的专业市场实施改造,实现业态互补,大力发展建材、电子科技、家电、服装等专业市场,着力推进建设电子商务体系建设,整体提升我区专业市场的档次和规模,科学规划配套设施,如停车场、货运、客运等设施建设,通过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的改造,使洪城商圈市场的档次在现有基础上得到提升,成为真正新型专业市场集聚发展区。
(五)加快形成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着力构建我区“五部商圈”。全面繁荣以“八一广场”周边的中山路、丁公路、站前西路为中心的老城区商圈。将老城区建成高端现代服务业、都市服务、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加快沿江总部经济带的打造、朝阳新城商贸服务网点的布局和建设,努力把洪城商圈打造成创新型城市商业综合体和国家4A级现代商贸购物旅游区。
(六)全面提升楼宇经济整体发展水平
充分发挥楼宇经济在发展都市产业、完善城市功能等方面的重要载体作用,进一步深化楼宇经济发展内涵,努力营造楼宇经济良好的发展环境。在“十三五”期间,做好商务楼宇布局谋划,增加全区楼宇总数,扩大商务楼宇面积,引进和培育一大批世界500强、国内200强企业,充实全区商务楼宇业态,培育税收收入超千万的楼宇,强化发展实力,促进楼宇经济质的飞跃。
(七)加快“沿江总部经济带”开发建设
西湖区沿江总部经济带北至中山西路,南至昌南大道,西至沿江中南大道,东至新洲路、朝阳中路及抚生路以东100米,约8平方公里的规划范围,作为南昌“一江两岸”天际线的赣江东岸滨水带,目前建设还处于规划完善阶段,现带内已建成力高皇冠国际、滨江首府、国金滨江、丽都大厦、滨江壹号、东亚盛世滨江和朝阳SOHO、滨江国际、和诚汽车总部等一批总部经济项目。为统筹均衡发展,我区将积极谋划打造西湖区沿江总部经济带的战略,推动“一江两岸”天际线两翼齐飞,争取3
5年内,将西湖区沿江总部经济带建设成配套设施齐全、商业环境优越、总部氛围浓厚、人力资源丰富、科研领域尖端的高档次、高水平、高密集度的全省总部经济集聚区,与赣江西岸红谷滩中央商务区构成南昌“一江两岸”天际线,变身南昌“东外滩”。
(八)充分挖掘和整合我区特色旅游资源
结合新城建设和旧城改造,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将区域内红色(八一起义纪念馆、新四军军部旧址等)、古色(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绳金塔周边特色街区综合改造工程等)、绿色(抚河故道、象湖湿地等)等特色旅游打造成精品旅游线路。
(九)大力发展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
推动教育均衡优质特色发展,实现区域内教育发展水平的高位均衡,全面落实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品质。 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疾病防控能力,完善城市社区卫生、医疗服务网络,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完善基层文化体育设施建设,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加大公共福利设施投入,推动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加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劳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等。
(十)坚持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以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以改善环境质量、保障环境安全、促进经济发展为重点,大力推进水、大气污染防治,深入开展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工作, 进一步深入推进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工作,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改善环境质量。
五、“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政策举措
(一)积极推动体制改革
结合我区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推动体制改革,建立县区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激活财政存量,破解制约现代服务业发展资金难题,完善投融资模式,实行多元化融资,并根据需要建立专项奖励扶持资金;做强以第三产业为核心的经济优势,加快构建以服务业经济为主的现代都市产业体系,使服务业得到长足发展,为南昌打造核心增长极作出西湖更大贡献。
(二)加速推进老城改造和新城建设
结合老城区历史文化遗存保护以及重点景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老城区用地结构优化,力争全面完成低洼危旧房和棚户区成片改造,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实现旧城换新颜。
加快朝阳新城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体育、娱乐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力度,提升朝阳新城的品质和内涵,营造宜居环境,使双城建设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实现双城共繁荣。
(三)加大招商、人才引进力度
积极争取、出台取优惠政策,吸引大项目来西湖投资,特别是对于世界500强、国内200强企业;同时推进人才队伍改革,建立人才制度,吸引国内高、专人才来西湖安家落户,并在户口、住房等方面给予的配套优惠。
(四)择机启动朝阳片区行政区划调整
西湖区朝阳片区主要指洪城路以南、抚河以西区域,占地面积约20平方公里。目前该区域有九大市场组成的洪城商圈,有新建、在建商住楼盘20多个,农民公寓安置点6个,廉租房安置点3个;有桃花镇所属10个行政村、5个社区居委会,朝农管理处所属5个社区居委会,十字街街办所属5个社区居委会。按照《南昌市朝阳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修改)》,朝阳新城规划人口为20万人。根据市委、市政府对朝阳片区发展的定位,朝阳片区将规划建成以高品质的生活居住为主,融商务办公、金融服务、商业服务等为一体的、设施完善的人居典范新城,预计到“十三五”规划末,该区域人口将增至30万人。
目前占全区区域面积60%的朝阳片区仅有1个半具有行政管辖权的单位在行使管辖和服务职能,这种管理体制严重制约了朝阳片区的发展,鉴于朝阳片区实际状况和区域特点,为适应朝阳片区的建设和管理,“十三五”期间,按照布局合理、适当整合的原则,采取向上级争取政策或通过撤并、调整镇、街道区划的方式,择机启动朝阳片区行政区划调整,在朝阳片区设立4个街道办事处,确保朝阳新城开发与建设快速发展,将朝阳新城建设成以高品质生活居住为主,融商务办公、金融服务、商业服务和文化体育等为一体的、设施完善的人居典范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