孺子亭公园重现“徐亭烟柳”盛景
【信息时间:2018-01-10 阅读次数: 作者: 】
经过一年时间的封闭改造,孺子亭公园于1月10日重新开放。古色古香的建筑,美轮美奂的灯光,让孺子亭公园成为了一个充满着诗情画意的景点。
孺子亭公园是我市老城区内为数不多的几个景观公园之一,占地面积64亩,其中水面面积32亩,因园内有清澈的西湖和摇曳的垂柳而风景如画,被列为“豫章十景”之一。该处水体因历史原因造成水质恶化,被中央环保督察组列为黑臭水体要求整改。为改善西湖水质,提高城市形象,区委区政府下决心投资1亿元全力实施西湖区孺子亭公园污水治理及整体改造工程。项目采取PPP模式操作,2016年12月开始进行全封闭施工。
改造通过实施截污、生态治理、水体活化等多种方式,使西湖水质达到标准;通过市政道路、排水设施、人行道、绿化景观、美化、亮化的提升对公园进行整体改造,把孺子亭公园变为城市绿肺和群众休闲娱乐的场所;结合棚改,新建立体停车,以及周边街景美化亮化,店招统一等,将周边孺子路、渊明南路、中山路等商业街连成一片,打造成以西湖为中心的繁华商业圈;将“海绵城市”理念在公园试点,同时对大门、路灯、监控等实施智能化管理。
同时为更好的将这个项目打造成西湖的历史名片,我区与瑞士LEP景观与环境规划咨询股份公司和瑞士水务公司签订战略框架协议,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经验,对水体及公园环境进行咨询、论证。同时该项目委托市城规院对治污、截污进行设计。在公园整体提升改造方面我们聘请了国内顶级设计团队——浙江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院对孺子亭公园改造进行了总体设计,秉承“湖城相连、诗画入境、古今交融、智慧共享”的理念,通过生态、形态、文态、业态四态合一的立体化多维度提升,结合九大设计亮点,打造绿色生态、人文体验、景城一体的城市公共开放绿心。
通过开墙透绿开放公园景观,以建筑、连廊、绿化相结合的模式,加强公园内外的形象展示与相互渗透;结合亭廊改造、局部岸线调整等,突出节点主次节奏,明确功能分区,形成由动态向静态层层递进,点、线、面三位一体的整体空间序列。
孺子亭公园的中心景观走廊,调整原有广场的形态,打通视线,强化公园中心广场的开放功能,结合公园整体风貌,对北门建筑立面形象进行重点改造,形成公园主入口--中心广场--亲水平台--孺子亭--碑廊,由北至南的中心景观通廊。
在活水设计方面,根据现有西湖水质质量方案,以景观手段介入,在湖底清淤的基础上,结合调蓄池、活水补给,增设生态二级驳岸、生态岛、涌泉、跌水、水生植物、生物处理等手法,彻底改善水质,完善西湖作为周边区域的海绵城市功能;同时结合渗水材料等技术手法,有效收集雨水并过滤再利用,从而形成碧波涟漪的湖面风光。
在提升孺子亭公园环境品质的同时,给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公共场所,不断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有效提升孺子亭公园的知名度及影响力,从而有效推动周边地区的文、商、旅发展,真正做到还湖于民、还园于民、还绿于民。
孺子亭公园重现“徐亭烟柳”盛景
【信息时间:2018-01-10 阅读次数: 作者:区城建系统 】
经过一年时间的封闭改造,孺子亭公园于1月10日重新开放。古色古香的建筑,美轮美奂的灯光,让孺子亭公园成为了一个充满着诗情画意的景点。
孺子亭公园是我市老城区内为数不多的几个景观公园之一,占地面积64亩,其中水面面积32亩,因园内有清澈的西湖和摇曳的垂柳而风景如画,被列为“豫章十景”之一。该处水体因历史原因造成水质恶化,被中央环保督察组列为黑臭水体要求整改。为改善西湖水质,提高城市形象,区委区政府下决心投资1亿元全力实施西湖区孺子亭公园污水治理及整体改造工程。项目采取PPP模式操作,2016年12月开始进行全封闭施工。
改造通过实施截污、生态治理、水体活化等多种方式,使西湖水质达到标准;通过市政道路、排水设施、人行道、绿化景观、美化、亮化的提升对公园进行整体改造,把孺子亭公园变为城市绿肺和群众休闲娱乐的场所;结合棚改,新建立体停车,以及周边街景美化亮化,店招统一等,将周边孺子路、渊明南路、中山路等商业街连成一片,打造成以西湖为中心的繁华商业圈;将“海绵城市”理念在公园试点,同时对大门、路灯、监控等实施智能化管理。
同时为更好的将这个项目打造成西湖的历史名片,我区与瑞士LEP景观与环境规划咨询股份公司和瑞士水务公司签订战略框架协议,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经验,对水体及公园环境进行咨询、论证。同时该项目委托市城规院对治污、截污进行设计。在公园整体提升改造方面我们聘请了国内顶级设计团队——浙江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院对孺子亭公园改造进行了总体设计,秉承“湖城相连、诗画入境、古今交融、智慧共享”的理念,通过生态、形态、文态、业态四态合一的立体化多维度提升,结合九大设计亮点,打造绿色生态、人文体验、景城一体的城市公共开放绿心。
通过开墙透绿开放公园景观,以建筑、连廊、绿化相结合的模式,加强公园内外的形象展示与相互渗透;结合亭廊改造、局部岸线调整等,突出节点主次节奏,明确功能分区,形成由动态向静态层层递进,点、线、面三位一体的整体空间序列。
孺子亭公园的中心景观走廊,调整原有广场的形态,打通视线,强化公园中心广场的开放功能,结合公园整体风貌,对北门建筑立面形象进行重点改造,形成公园主入口--中心广场--亲水平台--孺子亭--碑廊,由北至南的中心景观通廊。
在活水设计方面,根据现有西湖水质质量方案,以景观手段介入,在湖底清淤的基础上,结合调蓄池、活水补给,增设生态二级驳岸、生态岛、涌泉、跌水、水生植物、生物处理等手法,彻底改善水质,完善西湖作为周边区域的海绵城市功能;同时结合渗水材料等技术手法,有效收集雨水并过滤再利用,从而形成碧波涟漪的湖面风光。
在提升孺子亭公园环境品质的同时,给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公共场所,不断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有效提升孺子亭公园的知名度及影响力,从而有效推动周边地区的文、商、旅发展,真正做到还湖于民、还园于民、还绿于民。